【媒體報導】2024.06.07–公視新聞網 / 宜蘭五結鄉與清大合作 研發AI設備監測水稻種植
資料來源:https://news.pts.org.tw/article/698947
發布時間: 更新時間:
宜蘭五結鄉農會為提升有機越光米品質,去(2023)年開始和清華大學合作,研發AI設備監測2公頃水稻田的濕度、溫度跟土壤pH值,以利田間管理,希望解決農村人力不足,也提升越光米品牌價值。
水稻田間加裝自動攝影機,用監測設備插入土壤裡,及時把監測到的數值以及田間畫面,傳輸到農民的電腦和手機裡,隨時掌控田間狀況。
五結鄉公所為提升有機越光米品質,近年和清華大學合作研發AI設備,監測約2公頃水稻田。
五結鄉有機越光米計劃研究生詹品晟表示,「它(AI設備)就是我們會在後台、在雲端裡面,設定好它的巡航的角度,並且就是說 ,它會定時、每個小時的時間,它會去巡田。」
農民吳正騫說道,「隨著時代進步,因為一些老人家已經都過往了,都換年輕一輩來經營農業,勢必以後這個農業一定要走上這一塊(AI管理)因為人手不足。」
近年農村人力老化,農民也樂見能導入AI設備,盼能以最少的人力產出最大的農業價值。
而AI設備可以透過監測水稻田的濕度、溫度跟土壤pH值等數值,告訴農民何時要耕作、施肥跟收成。
清華大學研究團隊表示,如果田間管理更精準,越光米就能更好吃。
清大資訊工程學系特聘教授黃能富指出,「那產量我們沒有辦法跟西部的稻田比,可是我們希望質量可以拚、可以領先,所以這整個用AI智慧稻田的目的,就是說可以做比較詳細的分析。」
宜蘭稻米1年只有1期,產量比西部少,透過稻米品質提升加上品牌行銷,農民不只有更好的收入,也能協助應對氣候變遷。
研究團隊認為,除了半導體,農業更需要AI科技關注。
洪詩宸/編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