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媒體報導】2020.12.18-科技生活/【新花蓮】有機農業XAIoT智慧科技(五)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techlife.com.tw/Article/39400
設立有機農業促進區 導入AIoT智慧科技
具體的施政作為,在生產方面,包括擴大有機、友善耕作面積措施,從提供補助、獎勵加速產業發展,協助取得有機農業經營土地,設立「有機農業促進區」,承租公有或國營事業土地作有機農業使用,得享租金按6折計收之優惠等,推動友善環境耕作,強化有機科技發展。
花蓮縣政府深知農業必須智能化,於是與清華大學電機資訊學院院長黃能富團隊、東華大學有機智慧農業團隊合作,先就有機蔬菜、有機稻米及有機咖啡等有機農場域,導入AIoT人工智慧科技,作為有機農場智慧示範園區。
清大團隊所研發的區塊鏈信賴溯源服務平台,整合了AIoT環境與土壤感測器、無線傳輸技術NB-IoT/LoRa、無人機、AI影像辨識和區塊鏈等技術,針對各農場不同作物的需求,提供精準澆水、施肥來提高作物產量外,透過數據與影像辨識技術,分析作物成長趨勢,並利用AI影像辨識為作物品質分級,再應用區塊鏈技術,提供農產品或加工品的安心信賴溯源與防偽的服務。
在有機智慧農業相關技術開發已投入多年的東華大學,執行科技部東部AIoT產學聯盟計畫,與花蓮縣政府、清華大學黃院長團隊密切合作,一同為花蓮在地農業提供相關服務。
有機蔬菜、稻米、咖啡率先試行
導入這套人工智慧系統的有機蔬菜示範園區,由吉安鄉的銨庭有機蔬菜農場試行,屬短期葉菜類的有機蔬菜,從種植到採收僅需3-4周,栽培關鍵在於適時適量澆水,過去靠人工方式每棚手動開關,50棚澆下來費時又費工,還不時發生澆水量誤差而造成農損。
透過這套系統進行溫室棚的澆水管理,會依當天日照情形及土壤溫溼度等數據,自動計算每日每棚的最佳澆水量,並可透過APP設定澆水排程,全程自動化進行精準澆水作業,不但提高澆水的精準性,還大幅節省人力,有機蔬菜的品質和產量也雙雙提升。此外,使用LoRaWAN技術的農機具衛星定位與追蹤管理系統,可掌握各種農機具在農場的作業路線及工作完成時間、效率等,大幅提升農場作業管理成效。
銨庭有機蔬菜農場導入這套人工智慧系統,進行溫室棚的澆水管理,不但提高澆水的精準性,還大幅節省人力,有機蔬菜的品質和產量也雙雙提升。
有機稻米由玉里鎮稻米(有機米)產銷班第一班的有機稻田-東豐拾穗農場試行,利用人工智慧AIoT感應器及人工智慧自動供水控制系統,可即時收集稻田的溫溼度、氮磷鉀、酸鹼值等重要數據,也透過系統自動開關水閘門,精準控制灌溉用水量,有助於節水。此外,藉由系統收集稻米成長的高清晰影像,透過AI判讀影像與土壤、環境數據的關聯性,分析稻米成長趨勢與品質關鍵,提升稻米質量。
玉里鎮稻米(有機米)產銷班第一班的有機稻田,於田邊裝置人工智慧AIoT感應器及人工智慧自動供水控制系統,即時收集稻田的溫溼度、氮磷鉀、酸鹼值等重要數據。
試行有機咖啡的泥妲有機咖啡農場,透過AIoT系統、環境與土壤感應器的導入,收集重要農業數據,藉此分析影響咖啡成長的關鍵因素,諸如早晚溫差、土壤施肥等對咖啡豆品質的影響,透過農場大數據的累積,有助於預測咖啡的品質與產量,以便提供更好的有機咖啡給消費者。
泥妲有機咖啡農場裝置環境與土壤感應器,收集重要農業數據,藉此分析影響咖啡成長的關鍵因素,有助於預測咖啡的品質與產量。
區塊鏈信賴溯源服務平台 為行銷全世界推進一大步
清大團隊導入AIoT感測器數據影像分析技術在農場的應用之外,最重要的就是區塊鏈信賴溯源服務平台的建置,同時照顧到消費者、農場主和物流業者三方的權益。透過區塊鏈服務APP,消費者可查看農產品的生產過程,在物流方面,於運送車上裝置GPS定位來偵測運送路線,透過震動感應器來偵測物流車的震度及溫溼度紀錄,連農產品物流配送的品質都能把關。若農產品因運送途中溫度保存不當或時間過長,還可利用智能合約自動扣減物流費。目前正與金融機構與保險公司洽談合作,未來這款區塊鏈APP可利用智能合約來協助農場加速金融貸款融資及農作物保險理賠等。
花蓮縣長徐榛蔚表示,此次與清華大學團隊的合作,將AIoT人工智慧科技導入有機農業,協助農場作業管理,提升品質與產量,加上農業區塊鏈信賴溯源,提升消費者的信賴度與信心度,造福農民與消費者,促使花蓮有機產業實力再升級,也為花蓮優質有機農產品行銷至至全世界的腳步,更推進了一步。
東豐拾穗農場安裝人工智慧自動供水控制系統,可自動開關水閘門,精準控制灌溉用水量。
摘自《科技生活雜誌》2020年10月號 227期 文/許佩玟 圖/黃國倉攝‧花蓮縣政府提供